新疆发现1500年前墓志,用墨写成,尚未褪色,这字比唐楷更耐看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就有道而正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> 新闻动态 >

新疆发现1500年前墓志,用墨写成,尚未褪色,这字比唐楷更耐看

发布日期:2025-04-14 06:45    点击次数:124

人们常说“碑不如帖,帖不如稿”,临摹碑刻,要领略其用笔刚健挺拔,金石之气;临摹墨帖,主要学其笔法丰富,用笔的奇巧;而学习草稿,则主要学其书写状态的自然,情感的饱满。但要论笔路的细腻和真实性来讲,草稿无疑是最还原的。

我们在学碑刻时如果不想陷入用笔的单调、板滞,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墨迹法帖结合,那么,有没有一种书法兼具碑之顿挫、帖之精巧、稿之自然呢?答案是有的,那就是文物界很罕见的墨迹碑。

创作者将字写到碑版或者砖块上,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镌刻,埋入地下后,没有经过风吹雨淋、人为破坏,出土时保存普遍比较完好,甚至墨汁还没有褪色,从中我们领略到当时最正宗、最地道的用笔技巧,是学习古法的“捷径”。

目前文物界公认的水平最高、最为珍贵的一件墨迹砖是《令狐天恩墓表》,此作被看作唐楷的“祖师爷”。《令狐天恩墓表》于1930 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市,砖呈正方形,边长41 厘米,厚度4.7厘米,以楷书写成,共六行文字,每行八字,现存四十八字。

此墓志写于延昌十一年(571年),是北周书法的代表作,释文为:“延昌十一年辛卯岁四月朔戊寅六日水未,前为交河郡内干将,后转迁户曹参军,字天恩,春秋六十有八,令孤氏之墓表也。”记载了墓主令狐天恩的生平信息。

《令狐天恩墓表》尖锋直入纸面,随即迅速铺毫行笔,笔锋灵动,转折处既有方折,也不乏圆转处理。以“为”字为例,提笔顿折后,方劲有力,而“之”字的转折,顺势圆转,将毛笔的柔韧性发挥得淋漓尽致,刚柔并济,动静结合。

笔画挺拔且富有弹性,中锋行笔,收笔处或藏或露,捺画一波三折后,出锋锐利,仿佛积蓄的力量瞬间释放。此墓表书法甚得北魏楷书筋骨,开唐楷谨严书风之先河。历经千年,却无丝毫寒俭之气。

笔画的呼应,字势的协调,形成了统一和谐的整体,呈现出一种秩序井然又富有变化的美感,展现了北朝民间书法的高超水准,是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。启功写诗称赞:“蝯翁睥睨慎翁狂,黑女文公费品量。翰墨有缘吾自幸,居然妙迹见高昌。”

高昌墓砖出土数量不多,且多数保存不善,或是书法水平参差不齐,而这部《令狐天恩墓表》不论是整体水平还是保存完好度,称得上数一数二,所以被很多人推崇,如今是北京故宫的一级文物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就有道而正焉的焉是什么意思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